白酒研究网 > > 研究成果 > 《宜宾往事》故事19 茶马古道:邓子均获得人生第一桶金

《宜宾往事》故事19 茶马古道:邓子均获得人生第一桶金

时间: 郭五林

故事2 茶马古道:邓子均获得人生第一桶金 

    


   宜宾市叙州区南广镇的南广河口是五尺道、茶马古道的起点。


   宜宾市叙州区南广古镇榨子母码头上来的一段古街,破碎的石头,无声地讲述着曾经这条路的繁华。


   宜宾市叙州区南广古镇上的这条小街,邓子均想来应当走过很多次。


 


宜宾的走马街周围应当产生过很多商业神话。其中最有影响的应当是邓子均经商的成功案例。最近我在研究邓子均的人生经历的时候,发现极少有人重视过邓子均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的来历。你想想,邓子均出生在南溪县仙临乡胡家湾的农村,邓子均家里贫穷不是你能想象的。邓子均出生于1876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那天。家中总共6个人,因为家庭贫穷,所以大姐生下来不久就给一户姓宋的人家当童养媳。家中邓子均排行老二,另外还有妹妹邓二姑、弟弟邓厚安。


根据邓氏家谱和邓家多位后人的陈述,我们把邓子均的故事重述一遍。邓子均15岁那年,邓子均母亲常氏难产去世。地主到邓家来收租,邓家交不出粮食,双方发生了争执,地主将邓厚安向外一推,邓厚安后脑勺撞到磨子的石头上,重伤无钱医治而死。邓子均的父亲邓静承在双重打击下也离开人世。邓子均的妹妹邓二姑由舅舅收养,邓子均独自一人靠挑煤打短工、搞搬运维持生计。1895年,时年19岁的邓子均不甘心再过那牛马不如的生活,决心走出山村闯一闯。于是将自家仅有的一床旧棉被背到南溪县城当铺当了600文钱作盘编缠,从南溪县走路120多里,走了两天才来到宜宾城。经表叔赵福州介绍到宜宾全恒昌槽坊孙融和老板处当学徒,从此进入酿酒行业。经学徒三年、帮师三年、谢师两年。


在这个细节上,我还有疑问,因为邓家后人有的说是在南门外的大吉祥干鲜店当学徒。在很多资料上也说邓子均是1898年到宜宾的,但1898年邓子均都22岁了,在那个时候是年龄很大的了,所以邓子均到宜宾来的时间应该是1895年时更可能。


不管这个过程如何,各方均认同邓子均是有学徒三年、帮师三年、谢师两年这8年的过程的,也就是到1903年左右的时候,邓子均才离开师门。在1903年到1908年这5年间,邓子均应当是靠经商积累起人生的第一桶金的。


到了1903年,27岁的邓子均开始独自闯荡,加入到了南丝绸之路“五尺道”的马帮脚夫队伍,从叙府出发,经南广、月江、高县、筠连到昭通,往返于宜宾-昭通之间。先是从宜宾贩运食盐、百货等商品进昭通,再由昭通带山货、药材回宜宾,随后积攒了些钱开始做小本生意,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,邓子均赚了好几十两银子。由此可以看出,邓子均从挂弓山渡长江到南广,沿南广河逆流而上,踏着五尺道、南丝绸之路的古道,从宜宾走到昭通。这条路,每走一个往返,要两个月左右。


邓子均所走的五尺道,也是南丝绸之路。南丝绸之路虽然很有名,但南方人其实买丝绸的很少。因为丝绸不容易穿烂。所以这条路主要的贸易物资是从四川运茶出去,从云南换马回来。这条路上换马的鼎盛时期是在北宋,最多时一年要为北宋换回1500多匹马。而到南宋,由于四川的茶商提量降质,所以马的价格上涨,最少时一年只能换回200多匹马。因而,北宋末年,元军攻打宜宾的时候,马匹是很稀缺的。只有搬到北塔山上筑城固守,无法与蒙古的骑兵对战。


叙州区的南岸街道,宜宾南客站所在地,名为牛马场,这其实是牛马集中转运的地方,当然其中也有交易。清朝时期,宜宾南岸有两家马栈,最多时可以同时容纳两三千匹马。马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快速交通工具和运载工具,可见宜宾运力之发达。“填不满的叙府,搬不完的昭通”是需要相当强大的运力的。把当时的马匹换成现在的汽车来说的话,当时宜宾在全国交通中的地位与今天相比,可能难分高下。


1908年,32岁的邓子均与黄吉昌合伙,开办起了吉昌烧坊,开始了一生的酿酒生产经营生涯。1911年,获悉温德丰槽坊出现经营困难要转让。邓子均看到了机遇,经人介绍结识了蓝登三、肖建凡,蓝登三宜宾县合什乡的一个大地主,肖介凡富顺赵化镇人,有文化、懂司法会打官司。三人商议:由蓝登三出资、肖建凡负责处理外务、邓子均负责生产经营,合伙顶下温德丰槽坊,赚的钱按三股平分。槽坊转让完成后,邓子均将温德丰槽坊正式更名为利川永大曲作坊。邓子均从此走上经商办企业的道路。


平等表达·友善交流
请登录 注册会员 会员登录
地址:四川轻化工大学.中国白酒学院综合楼113室   邮箱 :138897698@qq.com
Copyright@2023郭五林 版权所有
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:蜀ICP备2023001985号-2